当前位置:狂风书院>历史军事>晴阳照花影> 第153章 还真来了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153章 还真来了 (2 / 2)

所上的那个条陈。

李昭跟他说过,陈恪建议皇上在广州、泉州、杭州等地设立市舶司征收海上贸易的赋税,并以长江水师为基础,在广州设立海洋贸易舰队。

这个消息让秦烈两眼冒光。

他敏感地认识到,以长江水师为基础成立的海洋贸易舰队绝不是纯商业船队,舰队和船队是两个概念。

而且广州与广西很近,广西与安南和大理两国相邻。

大理相对好一些,安南就不那么安分了。

他想了很多,尤其想到陈恪成为观文殿侍读后,皇上的性格好像不是那么温吞吞的了。

这一点李昭肯定,陈恪给皇上增强了不少信心。

所以李昭认为陈恪必须是留侯传人,还尽得留侯真传,和留侯一样“运筹帷幄之中、决胜千里之外”。

李昭心有遗憾,他在文宗皇帝身边听得最多的就是这句话,“如朕有留侯,何至如此憋屈?”

文宗皇帝的胆确实不大,可满朝文武却没一个能给他壮胆的,就连他倚重的曹穆,也不敢百分之百的相信。

他信任曹穆的忠诚,可不相信曹穆一定能打败律帝,担心一旦战败安定城沦陷,五十万大军全军覆没,兴国府将无险可守。

所以文宗皇帝同意签订“安定盟约”,回到内宫后长吁短叹。

李昭知道这个内幕,刘太后和李祯也知道,文宗皇帝临终时还拉着李祯的手说道:“可惜爹没能找着一个留侯来辅佐你。”

这是文宗皇帝的遗憾,也是刘太后和李祯的目标。

李昭知道这个内幕,也急切地想找着这样的人,好巧不巧的是陈恪进入眼帘,还在刘太后和李祯面前说他最想学的是留侯。

陈恪当时的目的很简单,学留侯就是表达没有权势之心。

而他在云华道人和张神医面前说这话,则是为了掩盖强骨硬肉水,结果这事经张神医泄露,刘太后和李祯知道了。

所谓事有凑巧,可这事可真就巧了,陈恪的谋划能力一步步显现出来,就等西北这场大战的结果了。

李昭知道这些事,但不会告诉秦烈,陈恪去西北是绝对的机密。

但他可以引导秦烈往南方看,陈恪的条陈已被李祯和刘太后接受,却找不到一位合适的指挥官。

李昭认为秦烈合适,但以他的身份不能直陈自己的想法。

他让秦烈自己想办法,而秦烈却想走陈恪这条路。

两人正低声说着,就听一阵庄严的乐声传来,李祯和刘太后还真来了。

听这道乐曲传来,秦烈立刻肯定陈恪的身份,“真留侯传人也。”

是陈恪建议他们在这里等一会,万一皇上和太后驾到,他们急急忙忙赶出来迎驾,挺累人的。

这是规矩,圣驾到,非官身不用动,当官的一定要迎出去,所以欧阳修接受他的建议,这时听到乐声传来两眼不禁看向陈恪,眉头微微一皱。

他认为陈恪事先知道,却不知他不知道,之所以提出这个建议纯是不想走进那座大院。

他想等拍卖会开始再进去,那时不会引来多少关注,也不用回答别人的疑问。

却没想他又判断对了,李祯和刘太后真来了。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